位置:五律网 > 劳动纠纷 > 雇员重大过失认定标准 雇员重大过失承担责任的比例

雇员重大过失认定标准 雇员重大过失承担责任的比例

发布时间:2022-05-16 13:53已浏览: 3727 人来源:五律网

下面是(五律网)法学编辑部小五为大家分享“关于雇员重大过失认定标准 雇员重大过失承担责任的比例”的专业法律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问题解答


一、雇员重大过失认定标准?

雇员重大过失认定标准如下:
1、雇员不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伤害事故的发生由雇员违反职业要求的行为所引起。
2、雇员存在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3、雇员存在不听劝阻和提醒的情形。

二、雇员重大过失承担责任的比例?

不应超过50%,雇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才承担责任。在雇佣关系中,雇主作为组织管理者,通过对生产经营流程的设计和管理,对雇员进行支配,实现其利益,其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雇员获得的报酬。

雇员的行为受雇主的支配,具有依附性,雇员实为雇主创造经济利益,故在雇员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形下,雇主追偿权的比例不应超过50%。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扩展阅读


雇员的重大过失责任该如何认定?

在具体个案中判断雇员是否存在重大过失,应当从损害结果的可预见性、损害结果是否具有可避免性,即雇员是否具有从事所属职业的专业技能、是否具有年龄层所应有的认识能力、是否存在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是否存在不听劝阻的情形等方面综合进行判断。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内,雇主和雇员虽然在民事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雇员受雇于雇主,从事雇主安排的工作,雇员的职务行为是为了雇主的利益,雇主将从雇员的职务行为中得到更多的利益,雇员的地位往往属于弱势的群体,我国劳动法的立法本意就是体现以人为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虽然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存在重大过失导致雇员受害,但在责任划分上也应照顾雇员一方,在责任划分上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雇员一方一般划分为10%至40%为宜。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怎么规定?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单位有下列情形可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劳动合同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能否因职工工伤而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能否因职工工伤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明确规定,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合约到期公司不续约的有补偿吗?

合约到期公司如果主动提出不续约的,有补偿。经济补偿标准是员工在公司每工作一年,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但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不续约的,则没有补偿。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五律网法律服务平台,或收藏本网站 www.wulv365.cn

网站声明:本文内容是五律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旨意在帮助法律需求者答疑解惑,仅供参考学习,若涉及侵权请给我们邮件反馈,并提交问题和页面链接,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删除:liangkuan99@qq.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