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五律网 > 劳动纠纷 > 拖欠工资争议的时效为多久 拖欠工资争议事实和理由怎么写

拖欠工资争议的时效为多久 拖欠工资争议事实和理由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5-04 13:25已浏览: 109 人来源:五律网

下面是(五律网)法学编辑部小五为大家分享“关于拖欠工资争议的时效为多久 拖欠工资争议事实和理由怎么写”的专业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问题解答


一、拖欠工资争议的时效为多久?

拖欠工资争议的时效为一年,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拖欠工资争议事实和理由怎么写?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拖欠工资起诉书的事实和理由,主要是写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主张工资的理由、证据的情况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扩展阅读


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工资拖欠三十天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的支付方式是按月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月支付的,属于违法;按月支付的工资包含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其他提成应得。

如用人单位实在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足等原因,暂时无法按时给员工支付工资,经与所有工人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企业拖欠工资可采取如下措施: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过节三种福利费应如何纳税?

加班费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根据税务部门的相关解释,个人在国庆、“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所取得的两倍或三倍加班工资,不属于可免征个税的补贴、津贴,也要依法纳税。

过节费

过节费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于正常工资之外发给员工的额外收入。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税务部门的解释,过节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该按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福利收入

节假日期间,部分用人单位会在正常的工资、薪金之外向员工发放各种福利,这种福利收入多种多样,包括现金、实物甚至各种休闲活动等。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等收入免纳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对福利费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税法第四条第四项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因此,只有符合上述规定的福利收入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其他福利收入,包括实物等,均应折合成现金收入后纳税。

法律如何规定工资发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人的工资不得无故扣除或无故拖欠。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行业或者与员工的约定,通过货币的形式支付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
工资可以按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的形式来计算。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五律网,为您分配本地可靠专业律师,一对一高效法律解答。

网站声明:本文内容是五律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旨意在帮助法律需求者答疑解惑,仅供参考学习,若涉及侵权请给我们邮件反馈,并提交问题和页面链接,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删除:liangkuan99@qq.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